Saturday, April 25, 2009





嘉義蘭潭教會是很偶然的機會過去的。
我們都知道教會是基督徒屬靈的家,所以教會越有恩膏,對基督徒的屬靈成長就相得益彰。
相對的,如果一個教會的主日已經淪為儀式、敬拜已經不再有感動,
那這個時候就必須要思考是不是該找間更適合自己的教會了。

我們在台灣的家人也遇到同樣的問題。
但是已經在過去的教會已經聚會了超過三個世代,要換教會談何容易?
之前Phyllis曾經訪尋嘉義有沒有適合的教會,最後,Mira有介紹一間
就是嘉義蘭潭教會。於是,一家人一大清早浩浩蕩蕩地前往這裡。

外觀來看,蘭潭教會是由以前的餐廳改建的,整個感覺很像是在森林裡的教會
鳥語花香的感覺很棒!!


教會的庭院造景很不錯!


突然瞥見,蘭潭教會也有英文主日喔! 聽Phyllis講,
原來蘭潭這地方住了不少外國人,大概是因為這邊有好山好水吧~~


來來來~~來主日囉!!


主日後,遇到了吳阿姨的小姑,還有這教會的林牧師,真的很巧!


更巧的是,我們還是到Sharon的姊姊,這完全是意料之外的喔!
那天她還為早起的大家準備美味的早餐喔~~真的好棒!!


教會內一景


後記:
雖然對蘭潭教會的印象不是很深,
但是當你身在其中,你可以感覺到,
這裡有愛主的弟兄姊妹,這裡有願意奉獻的同工,
還有成為教會堅強支柱的牧者們。
我不能很獨斷的說哪個教會比較好,但是我可以感覺的到
在這裡,神真的與他們同在。
我也很衷心期盼,我們在台灣的家人也可以找到一個
適當的屬靈之家,並與神合一

台灣的教會之旅: 台南聖教會

台南聖教會是過去Scott跟Phyllis在台南工作時去的教會
南聖裡面十分活耀,不單單教會內部的團契活力十足,
也與周圍社區有很好的連結
比方說定期的戶外音樂會(高敏智主任牧師很喜歡音樂)、
壘球賽與醫院病患探訪。

在這裡參加主日大約近三年,只能說,
去主日可以讓我疲憊的身軀重新得力
每次的主日訊息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受用。
應該這樣講,高牧師的講道,
把聖經的教導與基督徒的生活連結在一起
當初剛到台南也是找了幾間教會,一來到這間,就不想走了。

過去的南聖大概只有相片中一半不到的體積,
一次只能坐滿400個會眾,每次都客滿。
高牧師的異象是希望南聖可以能為復興台南的教會,
所以,興建更大的會堂是勢在必行。接下來,
就是下面這張照片囉~~
胃納量大增,三堂下來主日人數超過1400人。


新南聖的夜景


Phyllis超喜歡這個彩虹標記的~~


新南聖的內部
跟以前相比,現在簡直是在天堂,裡面空間很寬敞,
還有自己的福音書房,真的很棒!!


福音書房外面擺滿了這一年的福音活動
Phyllis跟Scott也在這邊敗了幾千塊台幣的書~~


這是週四的查經班,人比主日少一點,粗估大約300人
也是座無虛席。各種年齡層都有
主會堂這次沒機會進去,蠻可惜的,因為看照片的話,
新會堂比武昌還大很多


後記:
南聖這次是我們最想去參訪的教會之一,
因為在這裡我覺得我的屬靈生命受到很大的更新
這裡的會眾年齡層很廣,高牧師所講的訊息也是包羅萬象,
所以每次都有很多的獲得。
除了豐富的知識,高牧師也喜歡自己弄音樂還有歌劇。
在台灣,主日裏有足夠音樂才組成交響樂團的應該極為少數,
南聖是其中之一
所以,在這裡聚會算是很"豪華"的享受!!

台灣的教會之旅: 高雄武昌教會

很久沒回到武昌教會去看看。
那是Scott以前服事大學團契的地方,也是跟Phyllis認識的地方。
武昌教會有著許多Phyllis與我共同的回憶。
不過,今天的武昌教會變的更大了,有著六層樓的建築物,
以及可以容納超過1400人主日的新會堂。
這次剛好又是復活節主日,人真的很多很多~~


進到會堂中,因為主日的人太多,我們要坐到六樓才能參加主日呢!


基本上,座無虛席,神的祝福真的大大的臨到高雄


令人敬愛的鄭博仁牧師還是用著有點台灣國語的口音講道;以前主日的時候還有可能會打瞌睡
多年後再聽到他的講道,真的覺得鄭牧師很有學問,整堂主日都high到不行~~
順道一提,當Phyllis跟Scott要結婚的時候,就是請鄭牧師幫我們證婚,
很感謝他與其他同工的幫忙,我們才有非常難忘的婚禮呢!


快樂的Phyllis


教會變大了,主日學的空間也變的超大,粗略估計大概有50-60的小朋友


教會裡面有很多的人才,所以主日學可以提供各種不同的內容,
電腦、跳舞、雙語~~~真是內容豐富呢!


準彥哥~~
過了10多年,他根本就沒變老!! 真好奇他到底怎麼保養的?
不過永遠不變的,他還是熱愛著上帝,一直在教會裡默默的付出他的心力
這次因為準彥哥太忙了,忙著做招待,等下次再好好的跟準彥哥聊天^^


最後,跟教會的地標還有手上的復活節彩蛋合影吧~~

Wednesday, April 1, 2009

"I got 25 cents!!"

在澳洲,走在路上時常會遇到人有跟你問道 "Do you have spare coins?" 或者是"Do you have GOLDEN coins?". Golden coin,通常是指澳幣一元或兩元的硬幣(台幣約23-46元),因為有銅的成分,所以看起來是金色的。一般來講,這類人都是路邊的流浪漢、不事生產或是小混混之類的,常常站在路邊牆腳伸手要錢,有點令人生厭。有幾次被要錢沒被要成功,還被那人破口大罵。澳洲這邊其實對大多數中低階層的人所做的福利已經很完善,他們都有領社會補助的,所以,其實就算你不給,他們也有政府可以幫忙養。

當然,被要錢也不全然是這麼差的經驗。換個角度這樣想,當有天我們要買車票,明明就差個幾cents就可以買到票了,但是要死不死身邊就是缺這幾cents,如果你身旁的人連一個都不想幫你,那種感覺真的事很冏~~

有一次陪Phyllis去學校的圖書館影印東西,有個澳洲人把自己口袋翻遍了,不知道在找什麼東西。他之後就去問了很多人,不曉的什麼事情;過沒多久,他就跑來問我說"Do you have 25 cents?" 原來,他要影印,但是就是缺了小小的25 cents (約合台幣6塊)。我很想幫他,可是我身上就是沒有硬幣,而機器也不吃紙鈔,所以只好跟他說抱歉了。之後我回到家,心裡一直不斷的內疚,我的桌上何嘗不是散落一大堆買東西找零剩下的硬幣銅板,怎麼那個時候就是一毛都沒帶,沒能幫人家一下。換成今天我真的迫切需要這25 cents,而要去跟圖書館的每個人低聲下氣的要這一點點小錢,我心裡一定會很難過。

那之後,我身上可以放東西的口袋,都被我放下一點點金額的硬幣,我希望哪天我還可以幫助需要應急的人。昨天在Safeway (澳洲的連鎖超市) 裡,Scott去買了一些生活必需用品。這Scott真的要誇讚Phyllis了,她是很體貼的老婆,家裡面每天該吃什麼、缺些什麼,Phyllis都會知道,然後在Scott需要什麼東西的時候,親愛的老婆大人早就準備好了!! 所以Phyllis這段時間不在家,家裡常常缺東缺西的,為了不要讓自己餓著,只好常常跑去超市幫自己儲糧(PS: 老婆你快回家吧~~~>"<)。買完東西要結帳的時候,有個亞洲的小男孩很快的衝到我前面排隊;當收銀員要跟他收錢的時候,他掏出一大把的硬幣出來給他。
"小朋友,你的錢不太夠喔,而且還有日幣,這裡是澳洲,不能用的喔...." 收銀員有點不耐煩的說
"................" 那小朋友好像英文不太好,聽不太懂澳洲腔英文,也不知道怎麼應對。
這樣僵持了30秒吧,我摸摸口袋,發覺右邊口袋剛好有那小男孩需要的錢的數量
"I got 25 cents!" 我跟那收銀員這樣講,然後就把錢推給小朋友

那小男孩愣了一下,然後就對我行了一個90度鞠躬,很有禮貌。
結完帳,又來一個鞠躬,才拿著他的東西離開了我的視線。

我時常這樣想,一個基督徒除了可以有個大夢想以福音來翻轉這世代外,更實際一點還可以怎樣幫助這個社會? 我們常常在需要幫助的時候,都希望別人,甚至是神給我們即時的供應,好讓我們好處一樣都不缺乏;有沒有想過,如果大家都只是想成為受人幫助的taker,卻沒有人想當giver,那以後我們會有多少機會得到別人適時的幫助呢? "Be a giver, not a taker!" 這是前幾天聽到約爾牧師講道時特別有感覺的一句話。所以,不要放棄在最小的事情上幫助人家的機會。套一句中文的諺語來講,就是"施比受更有福",這句話對每個基督徒來講都是適用的。